高质量发展专题党课讲稿: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学问题探讨
【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小 中 大】【以稿换稿】
(单字替换)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这一段话提纲挈领地指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战略目标。
一、“高质量”的经济学性质我们说,将“高质量”作为一个核心概念置于重大政策意涵表达之中,是对经济学的一个挑战。
因为什么?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学术主体框架中,“质量”基本上是一个被“抽象”掉的因素,一般将其归之于“假定不变”的因素中,或者以价格来替代。
简单地说,所谓“优质优价”,就是东西越好价钱越贵。
这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称为“质—价”对称性假定。
但是,这一假定是有条件的。
如果质量因素体现在生产效率或规模效益上,即发生工业化生产中普遍的“物美价廉”或“优质平价”现象,那么如何判断和分析经济活动及产品质量的经济学性质,就往往会成为西方主流经济学尽可能回避的问题。
比如,作为高技术产品,今天的智能手机的价格大大低于过去的手提电话“大哥大”价格,而前者的性能和质量显然不是后者能够与之相比的。
这个时候,价格完全无法显示产品的质量水平,即完全不存在“质—价”对称性。
这一现象在工业革命之后的工业化时代是普遍发生的,尤其是技术进步和创新纷涌出现,使得这一现象更视乎平常。
但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却对其视而不见,只是假定在一定时点上,质量高的产品具有比质量低的产品更高的附加价值,静态地建构质量与价格之间的对称关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自马克思将古典经济学推向理 ……
【文章共11100字,精选参考范文,仅供学习借鉴】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