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讲堂”微党课“青年毛泽东的志气骨气底气对新时代青年干部成长成才启示”
【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小 中 大】【以稿换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青年讲堂”活动安排,今天,由我们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第一分组来为大家上一堂微党课,题目是“青年毛泽东的志气骨气底气对新时代青年干部成长成才启示”,围绕青年毛泽东争志气、壮骨气、增底气三个方面,从具体故事入手,与大家交流几点体会,并请我们分组的胥旭、田苗两位同志谈谈感悟和启发,希望大家都能从中有所思所悟。
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同志批评指正。
在庆祝(名称替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名字和职务)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如何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100年前青年毛泽东的奋斗历程堪为表率。
当年,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青年毛泽东走出韶山、走向长沙、走进一师,修身砺志,亲师取友,上下求索,练就了做中国人的昂扬志气、坚强骨气、深厚底气。
志气即力求达到一定目的的决心和勇气。
青年毛泽东既有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又有寻求真理的毅力决心。
从1910年至1920年,青年毛泽东十年磨一剑,历尽艰辛,矢志不移,终于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主义。
概而言之,他寻找真理的过程大约可分为这么三步走:第一步,走出韶山,立志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
1902年至1910年,毛泽东在韶山的私塾里断断续续读过六年“孔夫子”,正是这几年的基础教育,为他打下了比较坚实的传统文化功底。
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面临着人生的重大选择,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道路:一是到湘潭的一家米店当学徒,学成归来可以通过经商进一步发家致富 ……
【文章共4622字,精选参考范文,仅供学习借鉴】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