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精神”专题学习报告
【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小 中 大】【以稿换稿】
从1921年(名称替换)诞生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28年来,大别山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用鲜血和生命凝聚成的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目标为价值取向的革命信念、革命意志,被称作“大别山精神”。
大别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大别山精神是鄂豫皖三省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党和全体人民共有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新时期全面继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对于引导广大党员和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仰之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感悟精神内涵,坚定理想信念。
(名字和职务)曾形象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
”大别山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长征精神既一脉相承,又兼有区域特色。
1、解读精神内涵(名字和职务)曾形象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
”大别山精神中“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科学内涵,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坚守理想信念是大别山精神的核心所在。
在当时残酷的大革命时期,大别山人民始终坚守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坚守只有(名称)才能拯救中国,怀着对中华民族美好明天的无限向往。
一批批(名称)人和革命群众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了这个理想信念,牺牲一切、奉献一切。
正是因为无数英烈坚守信念、前仆后继地奋勇抗争,才有了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血色传奇。
以坚守理想信念为核心的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宝 ……
【文章共2664字,精选参考范文,仅供学习借鉴】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