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
【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小 中 大】【以稿换稿】
陈云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担任7年(名称)组织部部长,对如何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进行过深入研究和探索,并且提出过许多相关论述。
他在1939年5月所作《怎样做一个(名称)员》一文中,比较完整地提出了衡量(名称)员的“六条标准”,不仅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广大党员的行为规范,对当前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也具有深刻现实意义。
《怎样做一个(名称)员》一文的问世与当时的形势密切相关。
当时,(名称替换)面对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党员人数较少、党的力量较弱。
在陈云接手(名称)组织部工作时,全国党员人数只有4万多,主要集中在红军和陕甘宁边区及其他一些小块根据地。
1938年2月,毛泽东在(名称)政治局会议上提出要“大量的发展党员”,并建议(名称)对这个问题作出新的决议。
在毛泽东这一指示下,1938年3月,陈云主持起草了《(名称)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
决议指出:“为了担负起扩大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彻底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神圣的任务,强大的党的组织是必要的。
因此大量的十百倍的发展党员,成为党目前迫切与严重的任务。
”决议下发后,在(名称)及(名称)组织部直接领导和推动下,各地党的组织和党员队伍得到迅速发展,到1938年底,全国的中共党员人数就从4万多增加到50多万,许多原来没有党组织的地区建立起党的组织和领导机构。
在党的大发展时期,党员人数增加了,队伍壮大了,党员的成分和思想状况很自然地也比过去变得更为复杂。
因此,陈云认为:“这就需要引起我们极大的注意,加强对新党员的思想意识的教育。
”这一时期发生的“刘力功问题”,更加引起了 ……
【文章共1917字,精选参考范文,仅供学习借鉴】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