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秘书稿子>> 心得体会>> 观后感想

观后感想

“樊迟学稼”说明了什么?

收藏】  作者: 何新国  来源: 何新国讲公文写作新浪博客(作者授权转载)  阅读 次 【    】【加入会员

《论语·子路》:“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
       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一般都把这段话作为孔子轻视并反对生产劳动的佐证。
       这段话能否说明孔子对生产劳动持否定的态度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首先弄清“樊迟学稼”这一章的确切内涵。
       孔子所谓“小人”,其含义要作具体分析。
       在先秦典籍里,“小人”的对立面是“君子”,它们最初主要有这些含义:从社会地位看,“小人”是卑贱者,“君子”则为尊贵者;从对维护统治秩序的道德规范的修养来看,“小人”被剥夺了接受教育的权利因而成为无德者,“君子”则是有德者;从社会分工来看,“小人”劳力,“君子”劳心。
       “小人”与“君子”这些含义已被广泛接受,这里不再举例佐证。
       上述“小人”的三种含义明显地可以贯穿起来,所以对于《尚书·无逸》“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之艰难”里的“小人”,《正义》就说:“小人谓无知之人,亦是贱者之称,躬为稼穑是贱者之事。
       ”这里,兼有位卑、无知、劳力这些特性的只有劳动者,那么具有尊贵、有德、劳心等特性的自然也就是统治者。
       故“小人”又指劳动者,“君子”又指统治者。
       在先秦典籍里,“小人”与“君子”出现的形式有两种:单独使用与对举成文。
       内容与形式是辩证的统一。
       由上文“小人”与“君子”的区别可以看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们的内涵都是对立的,这是二者关联在同一个句子里对举成文的基础;反过来,这种对举的形式又决定 ……

【文章共3199字,精选参考范文,仅供学习借鉴】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