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心得体会
【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小 中 大】【以稿换稿】
几年前看过类似的假设,但是对中国的抗战史不了解,所以无从去分析,今天刚好看完抗日战争部分,就试着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
首先需要回顾抗战之前国内的形式,一方面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国破家亡用在此时最恰当不过;另一方面中国陷入对政府的不信任,军阀割剧的混乱局面。
而这时出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那就是孙×,他不为名利,只为能重夺江山,所以我们看他北伐胜利之后把权利拱手让给他人,他不是妥协,只是不像众人贪图名利权势,但是他对当时情况的估计不足,酿成了他的民主共和的理想的破灭。
并且在孙×身同还有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他虽然在1920某年建立中华民国,并担任中华民国总统,但这实际上是一个虚位,因为孙×并没有实际的权利(比如没有军队,所以后来他在×创始了黄埔军校),他没有办法改变当时军阀割剧的场面,所以孙×实际上在国内的威信远远不够。
并且他与各军阀是很难联合的,因为各军阀所怀的目的基本上只有一个,就是权利之争,孙×与他们的目标不一致,不可能走到一起,更不用说他的三民主义触动了军阀们的利益。
而与孙×同心一意的只有,这就有了后来孙×建议的国共合作,但是合作还没有展开,孙×突然病故,对一直怀有意见的蒋介石露出水面,他自始至终都在抵致,第二次国共合作是蒋迫于百姓坚决联合抗日的声威,才迫不已表示愿意与共合作,但实际上来看,所谓合作基本上没有实现,正如书中所说的,蒋当时其实很矛盾,一面担心亡国,一面又担心与共合作,让抢了权位,所以蒋的抗日显得很心不在焉,损失惨重,不但在之前失了东北三 ……
【文章共1264字,精选参考范文,仅供学习借鉴】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 上一篇: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心得体会
- 下一篇:学习“两个维护”大讨论活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