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韶山精神学习有感
【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小 中 大】【以稿换稿】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走出韶山冲,外出求学。
临行前,他把这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表达了一心向学和志在四方的坚强决心。
五月的韶山,山花烂漫,细雨蒙蒙。
有幸参加了集团(单字替换)委组织的2019年(单字替换)性教育培训班学习。
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比敬仰之情,住在韶山冲,放下手中的工作,静下心来专门听讲毛泽东的革命斗争故事、参观他老人家的故居等,近距离感受这位伟人成长、求学、树立革命远大理想的心路历程,追寻青年毛泽东的成长足迹。
深感机会难得,受益匪浅。
一周的学习时间虽短,使我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精神的升华。
古今中外,凡是对人类进步作出卓越贡献的人,无不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少年时代的毛泽东身在小山村,心系大世界,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
他在给黎锦熙的信中说:“天下之心皆动,天下之事有不能为者乎?天下之事可为,国家有不富强幸福者乎?”这是他走上革命道路的一个内在的精神动力。
1918年,毛泽东与蔡和森等发起组织新民学会,确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
体现了毛泽东救世济民的伟大报负,号召青年学子以天下与国家为己任。
毛泽东立志要为大多数中国穷苦人民谋得幸福。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决定改造中国和世界,打倒剥削和压迫人民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在对各种主义思想的追求中,他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加入(名称替换)。
组织了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率领(两字名称 ……
【文章共1161字,精选参考范文,仅供学习借鉴】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