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的耳光》读后心得体会
【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秘书工作交流群 【小 中 大】【以稿换稿】
7月6日《菏泽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书记的耳光》的文章,在各大网站流传开来。
时任中共菏泽地委书记周振兴同志到曹县革命老区曹县韩集乡红三村看一位杨得志将军当年的老房东、老(名称)员伊巧云老人,随后,周书记在回到县城参加县委的一个汇报会上抬手扇了自己一个耳光,这一记耳光打得是那样清脆,话说得那样沉重。
坐在他身旁的县委书记一下俯在桌上,低声哭出声来。
这一耳光给了每一个(名称)人怎样的启示呢?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走过了97年风雨历程的(名称替换),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战线上,涌现出了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名称)员和先进党务工作者。
周书记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坚强的党性、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先进本色的(名称)人,他怀着(名称)人的“初心”和“誓言”,怀着为党、为国、为民的担当,树起了一代(名称)干部的风范,汇聚起了照亮新时代前行之路的强大力量,提醒着每一个(名称)人“不忘初心”。
不忘“忠诚于党”才能不懈奋进。
“天下之德,莫过于忠。
”孔子也提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党忠心,是一个合格(名称)员的基本素质要求,这不仅是一种高尚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严谨的道德实践。
每一名党员,在党旗下郑重宣誓的那一刻起,就把自己的一生忠心都交给了党,与党同心,坚定不移跟党走。
周书记因惭愧于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贡献牺牲的老人生重病,吃不上半碗肥中带瘦的肉,扇了自己一记耳光,体现的就是一种为党、为民的担当,更是对党的忠诚和老实。
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一名党员,坚决维护党的 ……
【文章共1360字,精选参考范文,仅供学习借鉴】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 上一篇: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 下一篇:读书书香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