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秘书稿子>> 心得体会>>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苏霍姆利斯基》名著读书心得体会3篇

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    】【以稿换稿】 

《苏霍姆利斯基》名著读书心得体会1“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
       ”《苏霍姆林斯基》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两个规律,一是学生是有差异的,二是教师的态度。
       读到这里,我想学生成绩的好孬是不重要的,关键是让他感受到成功,并逐渐提 高,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他需要我们去培养,有的学生的抽象能力早些,有的晚些,但最终学生都可以是抽象的。
       如果一开始就放弃的话,就是教师的失职。
       教师的态度决定学生的发展,努力引导学生,通过怎样的途径,经历什么样的阻碍和苦难,才能引导学生达到大纲所规定的水平,每节课使学生进步,这才是教师的态度,教师关注的是发展,而不是结果,要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这就是教师的本质任务。
       《苏霍姆利斯基》名著读书心得体会2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一书。
       作为一线教师,书中许多的经验都很值得我去学习和反思。
       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书中提到:“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
       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
       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
       ”“爱,是 ……

【文章共1817字,精选参考范文,仅供学习借鉴】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