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秘书稿子>> 心得体会>> 观后感想

观后感想

文化栏目《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参考

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    】【以稿换稿】 

今天上午我回看了央视的一档文化栏目《典籍里的中国》,本期选取的典籍是《尚书》。
       《尚书》被誉为政书之祖史书之祖,的确堪称典籍。
       这个节目采用了让现代读书人穿越的方式,实现了现代人与西汉时《尚书》护书人讲书人伏生对话,以此来诠释《尚书》里边的经典要义。
       其中有两个主要场景,一个是通过王维的画作《伏生授经图》,引出项羽放火烧咸阳,使得许多珍贵的书籍被焚毁,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内,若干年后已经有部分竹简被毁导致内容散佚,又恰幸汉文帝重视文化,派晁错向伏生学习《尚书》要义,也为《尚书》的流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话说回来,《尚书》何以会成为经典?最主要是思想上意义深远。
       比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就是最早提出的民本思想,它与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相同的,都在强调人民在一个国家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个主旨的表现是通过对《尚书》里边的《牧誓》演绎诠释的。
       商周之间的“牧野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其中突出了以民为本民心所向的重要性。
       另一个内容的展示是《禹贡》,这个故事是通过大禹治水来告诉后人划分九州的史实及意义。
       那是我们中国最初的_域划分,在此基础上,我们中国经历了千年的_域演变,分分合合之后形成了统一的大中国。
       这个节目最大的意义是通过对典籍的诠释,来告诉今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以及沉淀出的民族精神。
       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
       但同时,我也觉得,观赏这样纯文化节目的观众还很有限,毕竟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对中国古代典籍的理解是极不到位的。
       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对《尚书》进 ……

【文章共804字,精选参考范文,仅供学习借鉴】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