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秘书稿子>> 心得体会>>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读后感

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    】【以稿换稿】 

多年前,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曾有幸拜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书,许是年少不知“愁”滋味,许是未曾经历过继而鲜有感知,因而读过后便只是读过了,纵使有些许震撼,有些许感动,但却少有思索,少有反思。
       如今,怀着一丝对历史的追溯,对现实的思考之情再次拜读这一经典作品,或许是心境不同的缘故吧所得便不同,在原先震撼感动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对现如今的对比与思考。
       读后不禁想问,是我们忘记了历史?还是历史遗弃了我们?或许我们永远不得而知,又或许我们不忍面对,还或许是我们不敢面对。
       “语言是我们所知的最庞大、最广博的艺术,是世世代代无意识地创造出来的无名氏的作品,像山岳一样伟大。
       ”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它民族的特征之一,是一个民族最朴素的着装。
       如果用山岳来比喻语言,那么正如同余秋雨先生所言,“华语无疑是最高大幽深的山岳之一了,绵延的历史那么长。
       ”或许是因为从古至今每个中国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华语情结的缘故,中国在经历几千年演变,无数次动乱,无数次朝改代换,几次外族入侵继而统治,几次改革,几次生死存亡,但却未曾改变它。
       语言实在是一种奇怪的东西有时简直成了一种符咒,一种成为相同国度,相似民族的连接符,是一种称为根的东西,是一种唤为精神的图腾。
       而如今华语的发展较之之前更令我们忧心。
       我们的华语,我们生生世引之为傲的华语却不再那么“傲视群雄”。
       有位新加坡政要说,100年之后,朝鲜还是朝鲜,日本还将是日本,越南还是越南,但新加坡会怎么样,却很难想象,因为我们最注意的是英语,但我们的英语讲得再好,英国人、美国人 ……

【文章共960字,精选参考范文,仅供学习借鉴】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