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读后有感
【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小 中 大】【以稿换稿】
最近,最终把《南渡北归》这本书看完了,回想起来,这本书从买来到看完,话费了半年的时间。
个人觉得,看《南渡北归》需要耐心,因为有几百万字的篇幅,更要有足够的理性,因为这本书给你的想象空间是无穷大的,稍有疏忽就容易陷入愤世嫉俗。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作者岳南隔空打牛、言此意彼的写作风格,就像一根根无形的线牵着我的目光,使我恋恋不舍地跋涉完这段悲喜交加的“书”途。
每每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桥段时,难免哑然失笑,笑过之后的余味,却是深深的悲凉。
《南渡北归》一本书能让读者如此不知不觉中陷入思索之阵,自然是大大的了不起,而书中的吉光片羽,则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南渡北归》这本书是写现当代渐渐远逝的大师群体。
在那里有光环但并不刺眼,而是貌似随意地信手拈来,有褒有贬、有庄有谐、有血有泪、有喜有悲,让读者在大师们巨大的光环底下,仍能瞥见他们最真实的一面,最温暖的一面,最可爱的一面。
我看到,在纷繁复杂的政治面前,大师们依然葆有傻乎乎的天真烂漫。
当隆隆炮火烧到北平城墙之下的时候,朱家骅、傅斯年等学界精英进取奔走,力争尽量多的“抢救”学人,“投奔”×。
纵然拼尽全力,朱、傅二人在×的境遇却让人唏嘘不已,前者被老蒋故意“找茬”摘掉教育部长的官帽,而后者则是在连一条棉裤都买不起的境况下,贫病离世。
这二人的窘境是迁台学人的一个缩影。
胡适虽然是着名的学界“大鳄”,过得却同样不甚风光,要忍受×同行的明枪暗箭,还要忍受小儿胡思杜的检举揭发,精神上的悒郁可想而知。
在胡适迷人微笑的背后,其实是一颗千疮百孔的心。
最终,这位古稀 ……
【文章共1765字,精选参考范文,仅供学习借鉴】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 上一篇:读《南渡北归》有感
- 下一篇:让·享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昆虫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