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秘书稿子>> 讲话发言>> 研讨发言

研讨发言

政协工作经验交流研讨发言

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    】【以稿换稿】 

突出一个“干”字推进基层协商近年来,区政协突出一个“干”字,不断拓展基层协商渠道和内容,引导委员深入基层一线完成“委员作业”,真正让群众感到政协就在身边,政协办的事就是他们想办的事,从而使政协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成效。
       一是建组织,明确基层协商“谁来干”一方面,紧抓市委要求街道党委副书记兼任政协工作召集人的机遇,争取区委支持,增补召集人为区政协委员,把召集人列为重点培养,党委副书记、召集人人选一体酝酿、一体公示,有力调动了党委副书记当好召集人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建立专委会联系届别召集人制度,借鉴省、市政协“一入四建”做法,将多少名委员编入7个专委会和8个街道,由专委会主任担任各街道委员组功能型党支部“第一书记”和“党建指导员”,明确“双召集人”为基层协商的组织者,拓宽了委员进社区、到小区的联络渠道。
       二是搭平台,明确基层协商“在哪干”我们发挥基层协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优势,依据委员特长,创建服务群众特色品牌,设立街道(社区)政协委员活动点多少个、搭建“有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多少个。
       各街道委员组依托“有事好商量”平台,重要的协商事项,请你来商量,一般的事情由“群众工作调解超市”为群众提供“菜单”式矛盾调处服务,采取“驻点”、“上门”等方式,组织政协委员、乡贤参与群众工作调处、听证,有效化解基层社会矛盾。
       此外,设立心理咨询、健康咨询、法律宣传、国学讲堂等多少个“委员工作室”,为群众提供志愿服务。
       真正营造了政协就在身边、协商就在眼前的浓厚氛围。
       三是精选题,明确基层协商“怎么干”坚持“商 ……

【文章共1496字,精选参考范文,仅供学习借鉴】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