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政协工作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小 中 大】【以稿换稿】
(名字和职务)关于“两个薄弱”的论断,直指县级政协工作要害。
我们积极探索“联动履职”模式,构建 “一盘棋”的思维,上下互动、左右协同、内外并举,形成区域整体合力和综合履职效应,促进履职“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一、“联动履职”,夯实基础、健全机构,有效破解基层政协“两个薄弱”问题着力在解决“基础工作薄弱、人员力量薄弱”问题上下真功、见实效。
一是切实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
×某年××,设立了县政协机关党组、政协系统党总支、机关党支部和3个专委会联合党支部,实现了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全覆盖。
二是重点解决人员力量薄弱问题。
对县政协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在市三届政协三次会议上,联合7县(区)市政协委员,共同呼吁并提交《关于县(区)设立秘书长和增加人员的提案》,得到市委、市政协和市编办高度重视,为县(区)政协机关增设委员建言资政服务中心,增加事业编制10名,有效破解政协人员力量不足的瓶颈问题。
三是注重优化机构设置及干部队伍建设。
对各专委会职能进行调整,新增设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委员会。
县委高度重视政协干部队伍建设,及时调整新增了1名专委会主任和3名专委会副主任,理顺了政协系统工作职能。
先后为机关调入年轻干部10余名,提拔使用科级干部5名,2名干部到县级党政部门任职,真正做到了“有为才有位”。
二、“联动履职”,目标聚焦、要素聚集,夯实高效履职基础一是把“弱”变“强”。
县政协委员工作生活在基层,多数委员的履职能力相对较弱。
开展“联动履职”,可以把市政协“接天线” ……
【文章共1290字,精选参考范文,仅供学习借鉴】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