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发言稿
【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小 中 大】【以稿换稿】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国家硬实力与国家软实力协调发展、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一体推进的新时代。
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文明传统的问题,成为当今文明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名字和职务)对于如何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科学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南。
(名称替换)的思想生命力和活力源泉,在于既始终不渝地坚持和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又不断地推动基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长期历史实践证明,推动理论创新的动力源泉,既来源于人民实践,也来源于中华传统文化。
如今,中国的改革开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统一与良性互动中构建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在这种良性互动中,决不能轻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和独特价值。
中国近代和当代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部努力,汇聚到一点,就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
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民族自信,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诱惑和侵蚀,就必须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打上一层亮丽而坚固的底色。
这个底色,就是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传统的文化自信。
如今,要确立起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必须唤起全民族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正如(名字和职务)指出:“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 ……
【文章共736字,精选参考范文,仅供学习借鉴】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