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全链条、全覆盖、全方位着力推进“民生议事堂”(“三位一体”)建设
【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小 中 大】【以稿换稿】
市政协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政协统一部署,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民生议事堂”(“三位一体”)建设实践路径。
在全省政协系统“民生议事堂”建设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民生议事堂”工作经验获某市委书记批示肯定。
一、坚持党的领导,实现协商工作“全链条”推进构建“矩阵式”组织架构。
制定《关于推进“民生议事堂”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各镇(街道)将民主协商纳入党(工)委重要议事日程。
镇(街道)委员联络组负责所在地委员的联系联络和“民生议事堂”活动的具体事务,推动委员在界别、到基层“双线”履职。
实现“闭环式”流程管理。
梳理协商议事操作流程,构建“议题征集、资源整合、调查研究、建言资政、跟踪问效”闭环管理体系。
以文件形式明确协商主题、联系领导、联系专委会。
打造“融入式”激励机制。
动员广大政协委员积极融入“民生议事堂”协商议事工作,并纳入履职考评。
政协工作纳入镇(街道)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要求镇(街道)每年至少开展多少次以上“民生议事堂”活动。
二、突出“三重理念”,推动协商平台“全覆盖”打造“融合建”。
完成“民生议事堂”与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联系点“三位一体”统筹谋划、同步建设,融入民主恳谈、委员书屋功能,形成“协商议事—民主恳谈—统一战线—文化阵地—学习交流”为一体的基层治理体系。
围绕“助发展、惠民生、聚共识、促和谐”的功能定位,同时在×里办上线委员工作室,为群众提供公益咨询服务,上线以来咨询量达多少余人次。
“规范建”。
按照有制度、有活动、有场所、有标识、有人员、有档案的“六有”要求,快速 ……
【文章共1209字,精选参考范文,仅供学习借鉴】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