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秘书稿子>> 工作报告>> 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河南省新郑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收藏】  作者: 黄卫东  来源: 笔落惊风雨A  阅读 次 【    】【加入会员

调研报告

【文章共3091字,精选参考范文,仅供学习借鉴】

(单字替换)建引领 精准发力 服务保障脱贫攻坚

近年来,河南省新郑市把抓(单字替换)建促脱贫攻坚作为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的重要保障,发挥(单字替换)建优势,抓住干部、组织、责任和机制等关键要素,聚焦脱贫攻坚精准发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2014年,新郑市经过建档立卡复核清洗,确定贫困村多少个,贫困户多少户多少人,是河南省贫困人口较多的非贫困县。2015年完成多少个贫困村出列,多少户多少人脱贫。2016年底,剩余多少个贫困村全部达到1+7出列标准,多少户多少人全部实现“两不愁四保障”,并通过第三方评估和河南省扶贫办验收。2017年,根据(两字名称替换)、河南省新要求,对全市非建档立卡农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情况进行重新排查统计,认定现有贫困户多少户多少人(含新纳入多少户多少人、返贫多少户多少人、误脱贫多少户多少人),全部建立档案手续,纳入脱贫攻坚计划。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抓干部强化担当,打造脱贫攻坚的“主心骨”。该市把把强化干部担当作为组织部门首要任务和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一是选优配强领导。在乡镇(单字替换)委、政府领导班子换届中,结合脱贫攻坚任务,将74名政治坚定、工作思路清晰、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调整到脱贫任务重的领导班子,将12名干劲足、能力强、敢于克难攻坚的优秀干部调配到(单字替换)政正职岗位。二是派驻精干力量。针对3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组建31支定点扶贫工作队,选派31名驻村第一书记,明确加强(单字替换)建、精准扶贫等七项重点任务。以乡镇为单位,建立脱贫攻坚责任组,由乡镇包村科级干部任组长,整合力量,压实脱贫攻坚责任。三是提升能力素质。围绕扶贫政策、扶贫措施、富民项目对接等重点内容,对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贫困村“两委”干部进行集中轮训,提升扶贫能力;利用远程教育、电视、网络、微信等平台,定期对基层群众普及扶贫政策,营造参与、支持扶贫的社会氛围。

(二)抓组织强化阵地,打造脱贫攻坚的“桥头堡”。该市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着力建强脱贫攻坚堡垒。一是配强村级班子。采取内选、外引、乡镇择优派等方式,按照“三有三带”(有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能带对路子;有经济头脑和致富本领,能带好发展;有良好品行和公道之心,能带正风气)标准,从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能人、复转退军人中选配107名“两委”干部,建强了脱贫攻坚的一线阵地。二是谋划帮扶载体。深入开展“双联双包”活动,按照“专业对口、资源互补”的原则,采取单位联村、(单字替换)组织联建、二级科室包户、(单字替换)员干部包人的方式,组织37个市直单位与31个贫困村开展强弱结对共建、组织联建,近2000名(单字替换)员干部与560个贫困户、1743名贫困人口结成“1+1”帮扶对子,实现了精准脱贫全覆盖。三是加大投入力度。投入1070万元,新建、改扩建15个贫困村活动场所。加大市级财政对基层(单字替换)建的投入力度,贫困村运转经费每年不低于7.4万元,(单字替换)组织书记年工作报酬不低于3.4万元。同时,整合市管(单字替换)费、部门帮扶资金、社会扶贫资金,每年向每个贫困村拨付2.3万元的(单字替换)建扶贫经费。

(三)抓责任强化落实,打造脱贫攻坚的“急先锋”。该市把脱贫攻坚的重点放在抓好责任落实上,坚持用“绣花”功夫做好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是精准识贫。坚持对年人均收入4000元以下和2014年、2015年退出的贫困户等“四个必到”,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工作法进村入户精准普查。对非建档立卡户新纳入73户193人,对已建档立卡户返贫12户36人,对误脱贫12户36人重新纳入,做到精准识别、不漏一人。二是精准扶贫。坚持因地制宜“开药方”,因人制宜“拔穷根”。开展易地×扶贫,整合项目、财政、社会资金,成功×6个山区贫困村。按照“一个社区一家企业、一个家庭两人就业”的思路,×200余人就业脱贫。开展行业扶贫,推行“N+2”帮扶计划,整合行业资源,采取“转、扶、搬、保、就”五种方式,帮扶措施落实率达到90%以上;开展定点扶贫,依托科级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扎实开展“六送”和“四助”,帮办实事586件,发放资金106万元,帮扶259人。三是精准脱贫。按照“两不愁四保障”的要求,定期对扶贫工作进行“回头看”,查摆整改存在问题。同时,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动态督导,落实“十对照十检查”的标准进行考核验收,对存在问题的责令整改,对达到退出条件的巩固提升,健全完善档卡手续,确保(名称替换)脱贫、精准退出。

(四)抓机制强化保障,打造脱贫攻坚的“源动力”。该市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建立了一套责任明晰、运作高效、奖惩分明的推进机制,推动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一是严明责任体系。实行市、乡、村三级(单字替换)政“一把手”齐上阵、一起抓,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出台《关于改进作风 狠抓落实 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的意见》等配套文件,细化、硬化了健康脱贫、教育脱贫、兜底脱贫等16个职能部门的扶贫责任。同时,明确乡镇(单字替换)委书记、镇长为本乡镇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单字替换)委副书记、政府分管副职“一事双责”,责任组长、帮扶队长、第一书记和村(单字替换)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二是完善推进机制。认真落实“一事双责”,加大工作力度,做到扶贫项目优先安排、扶贫资金优先保障、扶贫工作优先对接、扶贫措施优先落实。同时,按照组织程序,整合市委、政府督查室、优化局效能监察中心和绩效考核办四个部门力量,成立新郑市委市政府督查考核办公室,落实“目标管理、工作督导、评优评差、绩效考核”四项职责,把脱贫攻坚作为近期督导重点,推动了各项工作扎实开展。三是强化考核奖惩。改进年度考核办法,提高脱贫攻坚在考评体系中的指标和权重,实行纪实管理,完善业绩档案,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评优评先、干部选任的重要依据,并实行“一票否决”,倒逼干部全身心履行脱贫攻坚职责。同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兑现奖惩措施,对脱贫攻坚推进不力、未能如期完成任务的干部,给予调离岗位、免职或(单字替换)政纪处分;造成严重影响的,从严从重追究扶贫干部和相关领导的责任。

二、存在问题

我们在抓(单字替换)建促脱贫攻坚方面探索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脱贫攻坚任务重、难度大,涉及面广,由来已久,而且实际情况也千差万别,推进过程中有三个方面问题需要重视:

一是识贫的精准度有待提高。一些干部对识贫的精准度重视不够,没有按照入户排查、规范档卡、实地核查的要求,把工作拓展到“最后一公里”,以致于识别出的贫困对象不够准确、客观。

二是帮扶的参与度有待加强。部分贫困群众对扶贫的意义、识贫标准、扶贫政策、帮扶措施、退出程序不了解,主动参与度不高,缺乏内生动力,以致于扶贫工作靠外围“输血”“大漫灌”。

三是脱贫的彻底性有待改进。少数贫困人口自生能力不强,在兜底救助下贫困状况能够暂时有所好转,但实际工作中每个人的意愿、病残程度等各不相同,对他们的长期(名称替换)脱贫难以保证。

三、对策建议

我们坚持把抓(单字替换)建脱贫攻坚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民生大事,在巩固深化已有措施、抓好上级政策落实的基础上,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三条对策建议:

一是进一步抓实精准识别。坚持对标(两字名称替换),在思想和工作上坚定看齐,严格按照精准识别的要求,沉下身心,较真碰硬,逐村、逐户、逐人开展“回头看”整改,确保应入尽入、应退尽退。

二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采取上门讲解、集中宣讲、新媒体、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使脱贫攻坚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激发贫困人口争相脱贫的主观能动性。

三是进一步强化兜底脱贫。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建议各级政府从政策、财政、措施等方面,出台易于操作的集中供养、第三方购买服务等兜底性措施,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掉队。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