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感悟
【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小 中 大】【以稿换稿】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而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当下,各地实行精准扶贫,优化整合扶贫资源,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就是为了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消除贫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一、万变不离宗旨,基础最重要。
当前全国的扶贫工作花样百出,都在想着如何创新,如何打造自身特色亮点。
但我认为千变万化,不如干好基础。
最好的工作是从头开始的工作,因为只要你掌握了其最基础的信息数据,那么无论之后怎么变化,你都可以应对自如。
反之基础信息造假,不真不全不实,永远都赶不上工作的进度,且经受不住考验与检验。
一般在最初基础信息核查的时候不认真,因其辖区贫困户较多,基础信息录入时错误率高,导致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修改基础信息,赶不上大趋势的工作进度。
二、扶真贫,真扶贫。
如何扶贫,怎样扶贫,这是每一个扶贫工作者时刻在深思的问题。
我认为,在政策选人的基础上应该更加的严格选人要求,坚决杜绝优亲厚友,非鉴别性选定。
在如何甄别与鉴定是否属于贫困户,国家给予了相关的甄别政策与方式方法,同时也出台了许多相关的附加政策。
但,在甄别确定是否属于贫困这一环节上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导致非贫困户享受了贫困户的政策,真正的贫困户却依旧处于贫困状态。
所以如何做到扶真贫,真扶贫,除了自然脱贫之外,国家的相关政策也是可以帮助其显现脱贫的(政策脱贫)。
三、改变思想远比送钱送物好在扶贫过程中,大家都停留在送钱送物 ……
【文章共1196字,精选参考范文,仅供学习借鉴】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 上一篇:开展扶贫工作感悟
- 下一篇:机关工作人员工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