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
【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秘书工作交流群 【小 中 大】【以稿换稿】
上世纪七十年代,自行车是个稀罕物,一般家庭买不起,就算买得起,还要凭票。
谁家有辆自行车,不亚于现在的小轿车,找对象说媳妇都要格外容易些。
骑着自行车,打着清脆的铃铛,穿老街“呼啸而过”,那份骄傲和神气,能引来所有人艳羡的目光。
我们那条老街上有两辆,我家有一辆,中街徐贵家有一辆。
我家那辆是辆二手的“永久”,舅舅在城里上班,父亲从他那儿花50元钱买回来的。
当年的50元可不是小数字,一个农村家庭一年到头的收入也没有几元钱,很多家庭年底一算账,还“超支”,就是倒欠生产队的。
徐贵家也是辆“永久”,他在供销社上班,车子全新,车杠上裹了一道绛红色的金丝绒。
徐贵上班的供销社离他家不过500米,但他每天都骑着车子去上下班,“叮铃铃”的铃声一响,许多孩子涌出来,追在他屁股后面,有的试图摸摸他的车,他回头一声吼:“你们那脏手别摸坏了我的车!”一脸得意的笑,神气得很。
我家的车三天两头有人来借,老街头上的发权是借得最多的一个。
发权三十岁了,还没说上媳妇,好不容易别人介绍了个外地的姑娘,姑娘距我们那儿四十多里,第一次上门,发权骑了我家自行车去的。
这以后发权又连着去了几次,每次都是骑的我家车。
发权借车借的不好意思,每次一进门,先看我家水缸,找了水桶去担水,一担水回来,父亲已推了车子等在门口,发权接过车子,乐呵呵地去了。
半年后,发权的新媳妇娶进了门。
借车子的不仅发权,老街上几乎的家庭都有人借过我家的车。
每次借车的人一开口,父亲总是笑眯眯地说,骑吧骑吧,路上小心点,别摔着了。
借的人多,母亲不愿意了,叨叨父亲:你这车 ……
【文章共1404字,精选参考范文,仅供学习借鉴】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 上一篇: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感想
- 下一篇:弘扬红船精神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