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基层矛盾调处经验材料
【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小 中 大】【以稿换稿】
近年来,市法院将诉调对接与诉源治理结合,坚持“纠纷预防+联动解纷”的工作思路,以“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为载体,用好“三化”措施,加强前端治理、减少案件增量,构建具有边疆特色诉调对接新模式。
2022年,×中院获评“全国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单位”。
2022年1月至11月,全市法院诉前委派调解案件×件,调解成功多少件,同比2020年分别增长13.33%、43.91%,新收案件×件,同比下降5.50%;案件平均调解时长8天,较往年缩短4天,诉源治理成效明显。
一、完善“网格化”基础,筑牢纠纷化解“防护网”一是创建网格化基层治理体系。
全市法院设立×个派出人民法庭、17个巡回法庭、15个诉调对接点、80个诉讼服务站、法官工作室,挂牌成立×个“一村一法官”联络站,形成“上下统筹、条块融合”解纷网络,实现司法服务与矛盾纠纷化解全覆盖。
二是打造边疆民族特色法治教育基地。
全市法院因地制宜,开展法治教育基地建设。
依托集骆越文化、边疆特点与法治元素为一体的×法治广场,通过面向法治广场的诉服中心外墙LED显示屏滚动播放法治类宣传视频,打造×法治宣传“新地标”。
在边境法庭建设7个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理论创新成果+民族文化+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功能的法治教育基地,如扶绥东门法庭建成“壮美扶绥”法治教育基地、凭祥夏石法庭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寓法于教,不断提 高边疆群众法律意识、爱国意识。
今年7月,某市中级人民法院“边疆民族地区多元解纷特色项目”获评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
二、注入“多元化”力量,增强纠纷化解“合心力”一 ……
【文章共1837字,精选参考范文,仅供学习借鉴】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 上一篇:建设德育管理特色学校经验工作汇报材料
- 下一篇: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