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秘书稿子>> 心得体会>> 文秘经验

文秘经验

如何处理公务活动中遇到的“抬轿子”问题

以稿换稿】【收藏】  作者: 徐浩程  来源: 廉政瞭望  阅读 次 【    】【加入会员

张南(化名)最近背了一个处分,有点郁闷。
       他是某市农委的副主任,很喜欢钓鱼。
       前段时间周末,忙里抽闲找了个垂钓中心去钓鱼。
       不想傍晚时,遇到了垂钓中心所在镇的镇长。
       “那个镇就是个农业乡镇,我们经常打交道,都很熟悉,就找了个地方闲聊。
       ”等张南聊完,才发现镇长已经叫人在垂钓中心准备了晚饭,镇上的其他几个官员也过来了。
       他还是比较敏感,推脱了好一阵,都被镇长以“私人请”、“这个面子要给嘛”等理由挡回去了。
       谁知后来镇长是以公务接待报销费用,几天后这件事还被人举报了。
       “不就是一场你给我面子、我给你面子的‘抬轿子’嘛,我真没想到会挨一个处分。
       ”张南陷于过去的惯性思维之中。
       的确,官场“抬轿子”现象比较普遍,从说几句违心的恭维话到各种捧场,总能找到那么一丝痕迹。
       十八大前,这也许还只是“闻着臭、吃着香”的“潜规则”,如今再遇“抬轿子”,就需要掂量掂量了。
       “抬轿子”与正常交往有了张南的前车之鉴,该市另一名市级官员李东面临一市辖区的邀请,就很谨慎了。
       他告诉记者,该市辖区刚评选出了年度感动事件,有一个颁奖仪式,因为他分管这块,区里希望他出席。
       “不需要我做什么、说什么。
       就是出席一下。
       说白了就是‘站台’。
       但到底是不是‘抬轿子’呢?”“虽然以前也有过类似情况,但今年不一样了啊。
       ”李东一直在犹豫、担心。
       在相关专家看来,李东完全没有必要如此谨慎,那完全可以是正常的工作往来。
       虽然官场也有你帮我“站台”,为我的政绩“抬轿子”,反过来我也帮你“站台”,为你的政绩“抬轿子”的现象。
       但这与正常的工作交往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正常 ……

【文章共2274字,范文学习借鉴,请勿直接抄袭】




  • 我要加入会员

  • 我要以稿换稿

  • 我用手机阅读

  • 我要推广赚钱

  • 我要咨询问题


  •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