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如同打仗,动笔前要把进攻的重点找准
【收藏】 作者: 部委老农 来源: 部委老农的自留地 【小 中 大】【以稿换稿】
重点在思路清晰。
动笔前犹如打仗一样,要把进攻的重点找准,然后再排兵布阵,发动进攻。
今天接着上周的真题进行解析。
还是从最基本的内容练起,这些题目不需要你有什么思想,只需要你把材料里有的东西,用简短清晰的话描述出来就行。
01 题目2017年11月 4日河北省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材料1:塞罕坝是蒙汉混合用语,意思是“美丽的高岭”,位于河北省北部的围场县境内。
这里曾经水草丰美、森林茂密。
清朝末年,由于国力衰退,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围垦,加上日本侵略者掠夺、山火不断和过多的放牧活动,使这里的大片森林荡然无存,新中国成立时,这里已经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
1962年2 月,国家决定建立塞罕坝机械林场,恢复植被,阻断风沙。
369 名平均年龄不到 24岁的创业者,肩负“为北京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神圣使命,从全国 18个省(市)集结上坝,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高寒沙地造林工程,当年的塞罕坝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等极端环境于一体,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没有粮食,缺少房屋,交通闭塞,冬季大雪封山,人们便处于半封闭、半隔绝的状态。
没有学校,没有医院,没有娱乐设施,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建设者们,除了 简单的行李衣物,其他的几乎一无所有。
由于缺乏在高寒地区造林的经验,头两年人们满怀希望种下的 2000多亩落叶松,成活率还不到 8%。
1977年 10月 28日,塞罕坝遭遇了一次罕见的雨凇灾害,一夜之间,57万亩树木被厚厚的冰凌包裹,20万亩树木全部被毁。
1980年夏天, 塞罕坝遭遇了场百年不遇的大旱,12 ……
【文章共4287字,精选参考范文,仅供学习借鉴】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 上一篇:正确使用“诞辰”与“诞生”
- 下一篇:看有情怀的讲话稿是如何写出来的